为什么江浙沪这么发达? 江南古代经济有什么好处?
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”、“鱼米之乡”、“苏杭熟,天下足”、“钱塘自古繁华”、“腰缠十万贯,骑鹤下扬州”、“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”……等等,这些语言都精准地指向中国的南方,生动描述了江南地区的物产富庶和人才鼎盛。江南物产丰富,气候湿润,水系发达
问题描述
为什么说江南自古繁华? 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”、“鱼米之乡”、“苏杭熟,天下足”、“钱塘自古繁华”、“腰缠十万贯,骑鹤下扬州”、“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”……等等,这些语言都精准地指向中国的南方,生动描述了江南地区的物产富庶和人才鼎盛。江南物产丰富,气候湿润,水系发达,鱼米之乡,又北有长江护体,东有大海相阁,汉族与外族人打仗一般打不到江南,生产成果得以保护,所以自古繁华。 江浙来源于宋代江南东西路(尤其是江南东路)和两浙路的合称.其中“江”指“江南”,即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,江南东路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南京和皖南一带.“浙”指“两浙”,即两浙路,包括今天浙江全省、苏南的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地和上海市.故而,今天的江浙一词,主要指苏南浙江上海以及皖南和赣东北一带. 历史沿革 江浙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属于同一政区管辖.秦时属于会稽郡(治吴县)和鄣郡(汉时改为丹阳郡),后因人口增长,至东汉时将原会稽郡析置为吴郡和会稽郡,分别治吴(苏州)和山阴(绍兴).东吴时又置吴兴郡(治今湖州).至此,吴郡、会稽郡和吴兴郡合称“三吴”.贞观时分天下为十道,江浙划归江南道.开元年间因江南道辖区过于庞大,划为江南东道,江南西道以及黔中道,江浙与福建地区同属江南东道.五代十国是吴越国统治两浙地区.宋灭吴越后夷吴越国为两浙路,南宋时曾分置为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.蒙元时期,置江浙行省.明朝时,江浙的苏南皖南部分划属南直隶,余下各府置浙江省. 文化传统 江浙地区属于江南吴越文化圈,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瑰宝.吴语是江浙地区通用语言.江浙地区自古文化发达,历史上文化璀璨,人才辈出,盛产大儒鸿士.江浙民风细腻,温润,灵秀,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子佳人产地.手工业发达,拥有大量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. 苏南文化和浙江文化都是从吴越文化衍生而来,现实文化性格也比较相近,所以人们把苏南和浙江合而为“江浙”. 燕赵尚武,吴越尚文,这是历史传统,也是现实性格.吴越地区气候温和,土地肥沃,沟渠纵横,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吴越文化的形成准备了充足的条件.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吴、越两国在不断的战乱中变得更加融合,初步形成了吴越文化,这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东南沿海区域文化.魏晋南北朝时期,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,处于相对安定的吴越之地,吸引了大批人才,江浙一带的大学问家、大藏书家、大文豪、大科学家、大商人层出不穷,形成了能人云集、文教日盛的壮观景象,江浙人也有了人文昌盛的美名. 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.江浙人聪明,得益于境内广袤的水域.在这一点上,江浙人与湖北人一样,得益于上天的恩赐. 水在江浙人的生活中占重要地位.长江、钱塘江横穿江浙地区,太湖从古代的海湾形成天然湖泊,吴县、杭州、苏州、无锡、湖州等地同属太湖地区.这个地区还有许多自然泄水大河.星罗棋布的湖泊、港湾,为江浙一带提供了灌溉之便、舟楫之利,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. 影响:(1)为江南地区的开发不断增长的人口,提供了新的土地来种植粮食及一些经济作物。 (2)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发展,加强了地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。 (3) 江南地区的开发成为国家税收的一个新的来源。 (4)经过不断的发展,江南地区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。 原创文章,作者:梁板柱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lxbk.com/e/5105.html精选答案
其他相关答案
为什么江浙沪这么发达?
江南古代经济有什么好处?